学前课 “人生的智慧”是什么?
想要幸福,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终极真相
- 人是什么: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
- 人有什么:即外在财产和一切占有物。
- 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人们如何看待他的。从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
我与他们为什么不同?
“人是什么”对人类幸福与不幸的影响才是最关键。
一个人内心满足与否,取决于他的情感、欲望和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环境对人只起到了间接调节的作用。
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塑造并观察世界,世界由此为不同的人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可能对这个人来说,世界是空洞乏味流于琐碎的;对另一个人而言,它却极有可能是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
痛苦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的人生都带着个性的烙印,不论他的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性。
个性决定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获得什么样的幸福。
自身精神力量如果不够强大,即便是在亲朋好友或是财富这些外界的帮助下,能获得的快乐也相当有限,只能夹杂着动物性的流于俗套。
不幸福只是因为你“感觉不幸福”
最高级最丰富且最持久的乐趣来源于思想,思想力量的强弱决定了乐趣大小。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个性。
人生是否幸福主要还是由主观意识来判断,主观因素远比客观条件重要得多。
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病恹恹的国王
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性情乐观、体格健康、充满活力、温文尔雅、有良知、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地位或财富无法弥补或取代的优势。
对一个本身就很无趣的人来说,任何消遣,无论是社交聚会,还是看戏出游,都无法驱逐新鲜过后的无聊感。而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就连在独处时,都能在他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自得其乐。
人生只需“量力而行”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避免其他的情形,再选择最适合我们个性的人生位置、职业和生活方式。
幸福的本质在于“人”,那么集中精力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能力,无疑要比一心积累财富更明智。
许多富人感觉不幸福,是因为它们精神思想很贫乏,没有真正的文化或知识,对事物没有客观的兴趣和见地。
财富带来幸福,也会打扰幸福
在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之外,财富对人生幸福的影响相当之小,甚至可以说财富会打扰到幸福。
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
第1课 人是什么?
你的“幸福感”为何越来越少了?
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或多或少,都受到我们个性的不断左右。
金钱总有散尽之时,唯有性格始终不渝。
身心健康,就是幸福的首要关键。
任何事都不值得你牺牲健康去追求
避免各种放纵或不节制,避免一切剧烈的、不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就是生命的本质。
不运动,不成活。
事物对于我们而言所具有的意义,让我们感到幸福或者不幸,不是由它们本来的面貌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
人并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影响,而是被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左右。
幸福十有八九都有赖于健康。有了健康,一切事物都是欢乐的源泉;失去健康,就再没有任何事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任何其他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升迁、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应当为健康让路才是。
乐观和美貌能让你更幸福
对不愉快的印象感受力越强,那么对愉快的感受性则越弱。
不快乐的“死敌”——痛苦和无聊
痛苦和无聊是一种双重对立的存在,一是外部的或客观的,一是内在的或主观的。
人们对外部世界发生的一切琐碎的事情表现出不停的强烈的关注,同样也暴露了他们内在的空虚,这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心空虚的人为了寻求刺激,不断用各种无谓的东西充塞大脑和心灵,单调又乏味。
精神越是丰富,就越不会感觉无聊。有活力的思想才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它总是能从自己的内心和外界大自然中探索到新事物,并融会贯通。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一个人自身拥有越多,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他人对他而言几乎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倘若智力的质量可以用数量来弥补,那么倒也值得活在芸芸众生之中;但不幸的是,一百个傻子也凑不成一个聪明人。
一个人对与他人交往的热衷,和他的智力水平成反比,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较粗俗的人越是喜欢社交——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人活一世可以选择的其他并不多。
无聊成了口头禅,是因为无知
普通人只想着如何打发他们的时间,而稍有天赋的人就会想如何好好利用自己的时间。
平庸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无聊的原因是,他们的智力不过是受意愿所驱动;而一旦没有了外界的刺激,意愿休息起来,他们的智力也就放假了。
一个自身内在丰富多彩的人,在闲暇中才是最幸福的。
你可能根本没认清自己
自身拥有丰足的精神财富,对外在物质需求甚少或是根本无所求,才是最幸福的人。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人只能靠自己。
自己,是一个人所能成为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也是最多的资源。一个人在自身发现的乐趣越多,就越幸福。
想要快乐就得自给自足。
其他一切的幸福来源,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不安全的、短暂的,具有偶然性,即便是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都不可避免地有可能轻易消失殆尽。
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拥有丰富的个性,尤其是拥有良好的智力禀赋。
千万不要牺牲自我的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一个人整个或绝大部分的安宁、闲暇和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和名气,否则就是最愚蠢的行为。
乐趣都需要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或是运用某种力量,没有这些前提就没有乐趣。幸福在于能够施展才能。
幸福意味着充满活力地做你擅长的事并获得预期的结果。
没有真正的需求,就没有真正的乐趣
第一种是生命力,包括饮食、作息、消化和睡眠。
第二种是发挥肌力获得的乐趣,有时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出现,有时则在军旅生活或是战事中体现。
第三中是情感,或说是感觉的能力,如通过观察、思考、感受获得的乐趣,或是品鉴诗歌和文化、音乐而来的乐趣,或是学习、冥想、阅读、发明创造等等。
逃脱困住你生活的“活死人墓”
越有思想,乐趣越大。
无知的玩乐也是一种死亡,相当于活死人之墓。
人生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
灵魂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其他的财富都伴随着更大的烦恼。
无所事事,就会躁动不安。
人生这两种痛苦唯有相互中和,人们才能摆脱困扰。
庸人测试
一个没有 精神需求的人,智力平平、思想狭隘,这样的人就是“庸人”。一个没有精神需求的人就是庸人。
庸人唯一真正的乐趣是感官的乐趣。庸人的典型特征就是空虚麻木,没有生活重心,与动物类似。
庸人们要么是为自己在财富、社会地位、影响和权力方面高人一等,得意扬扬;要么,至少也要追随着那些各方面都更显赫的人,沐浴在他们的华丽荣光之中。
庸人天生不具备智力需求,只有生理需求。
庸人最大的苦恼是对思想毫无兴趣,为了逃避无聊,他们只能不断地追求现实的东西。
第2课 人拥有什么?
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欲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却总也无法企及,永远不能满足。
穷人比富人更易挥霍
如若一个人拥有一笔财产,他应当将其视作堡垒,用来对抗许多可能会遭遇的恶事和不幸。
商人会运用金钱使其保值、增值,所以商人阶级比其他任何阶级都更懂得如何运用金钱,他们是最富裕的人。
人为什么不能太穷?
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说,那些经历过匮乏的人更不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
第3课 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谎话为什么受欢迎?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都与我们的幸福无关。
只有来自思想的平静和独立才对幸福的获得有着本质影响。
对待荣誉感,既不高估也不小看,尽可能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别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他人的意识在想些什么,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他人的看法确实与我们本身没有关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一个人首先是并确实是寄居于他自身的皮囊中,而不是存在于他人的看法中。
过于重视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是十分常见的错误。
我们之所以频繁地感到焦虑,就是因为我们那可怜的自尊心实在太脆弱太敏感。
拔掉引发痛苦的那根“肉刺”
我们所有的焦虑、忧愁、困扰、迷惑、不安以及操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在意别人会怎么说。
幸福主要依赖思想平和与内心满足。要增进幸福感,必须减少人类这种天性的冲动,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要想杜绝这普遍的愚蠢行径,唯一方法就是认识到这种行径的愚蠢。
倘若能摒弃追求荣誉这一普遍的蠢行,将会给我们思想的平静和愉悦带来莫大的助益——人们将以一种更加坚定、更加自信的姿态来面对世界。
不必“谦虚”,只管骄傲
骄傲是坚信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而虚荣是渴望别人相信自己具有某方面的价值,通常还伴随着一种隐秘的希望。
骄傲源于内,是对自我的一种直接的欣赏。虚荣则是渴望能从外界间接获得这种自我欣赏。
虚荣是骄傲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大的障碍。骄傲的前提条件就是对自己的价值确信不疑,而虚荣则是为了博取他人的赞扬,从中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处心积虑讨好别人,四处逢迎。
当谦虚成为一种“美德”,愚人反而获利最多。谦虚实际上拉平了人们之间的差距。
与华而不实的社会地位说再见
我们在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可以分为三项:地位、荣誉和声望。
荣誉的本质
荣誉,是其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
若要享誉四方,就要对他人产生有益的、并非只是道德层面的影响。
唯有置身于社会群体之中,个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活力。
公民荣誉:人渴望被尊重
荣誉,一旦失去,再难找回。
失去诚信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
声望必须要争取,才能赢得声望;荣誉只是保有着、不失去就可以了。没有声望,顶多是默默无闻,没有别的负面影响;但失去声誉就是耻辱。
荣誉主要存在于我们自身。
击溃谣言的唯一方式是,公开驳倒造谣者,在公众面前撕开他那丑恶的假面具。
当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影响到他对我们的态度时,而且是在与他人一起生活共事有关联时,别人的看法才有价值。
公职荣耀: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公职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坚决抵制任何对该职位或对任职者的攻击,对于任何会造成不利影响的言论绝不听之任之。
所有从事为公众服务工作的人都享有公职荣誉。
公职荣誉就是普通公民对公职本身怀有的敬意。
骑士荣耀:小众的荣誉
骑士荣誉并不取决于人们心里怎么想,而是取决于人们怎么说。
骑士荣誉并不在于当之无愧地赢得他人的尊重,而是在于强求他人的敬意。
最粗野的人永远“最正确”
粗野蛮横胜于雄辩,可以令智力黯然失色。
骑士荣誉的执行范围相当狭隘,既不是根源于人类天性,也在健康的人生观中找不到根据。
智者根本不会在意别人的侮辱。
让步你就输了吗?
骑士荣誉原则倾向通过暴力恐吓来勒索人们表面的尊重,而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则被认为是既困难又多余。
骑士荣誉只是从那个用拳头说话的年代遗留下来的无用的废弃物。
“荣誉”对我们的可怕影响
骑士荣誉不仅在大的方面为虚伪和无耻提供庇护,也遮盖了小事上的粗鲁不文、欠缺考虑和不礼貌。
一个真正懂得欣赏自我价值的人会泰然面对侮辱和诋毁。
名声:昙花一现还是永垂不朽?
声誉仅仅是指人们在同等环境、条件下需要具备的素质,而真正的声望要求的素材却不是能够硬性规定人们具备的。
声誉关乎个人品质,即每个人都有权把那些品质归于自身;声望则是别人给予的。
每个人都可以要求声誉,却很少有人要求声望。建立声望分为立功和立言。
唯有作品永垂不朽
名声越是晚到,能够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优秀”需要时间来成就。
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来“欣赏”你
无聊的人会喜欢无聊的东西,平庸的人只能欣赏俗套,思想复杂的人会对混乱模糊感兴趣,没有头脑的人则会被愚蠢的东西吸引。
笨蛋的耳朵嘲笑着最智慧的语言。如果人们太愚蠢,我们也没必要感到泄气——朝沼泽里扔石头,是不会激起涟漪的。
名副其实还是浪得虚名?
名声回避那些追寻它的人,反而追寻那些回避它的人,有人努力迎合同时代人们的口味,也有人敢于挑战权威。
拥有伟大的心灵或伟大的头脑,而不仅仅是名声,才是值得的,才是通往幸福的关键。
每个人都是依据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主要是从自身的角度为自己而活——你是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人都与此无关。
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存在是次要的,是衍生出来的枝节,受制于偶然,只能间接地影响我们。
真正的名声
一个人的天性中最好的一面,必定是对他自己要比对其他人更加重要。
伟大的灵魂或健全的理智,是快乐的根源。
什么样的人容易出名?
人生苦短,不可浪掷虚度,应该物尽其用地好好享受生活的馈赠。青春本身就已足够宝贵,代表了自给自足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