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社会关系

帮助行为

帮助者的特点

人格特质

  • 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同理心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
  • 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如果认为主任能够得到社会赞许,就会迎合他人的期望从而显得乐于助人

性别

  • 在危险环境中,男性更常伸出援手
  • 相对安全的情境女性乐意帮忙者略多于男性
  • 性别差异交互作用取决于情境

宗教信仰

信仰承诺和志愿行为有相关性

增加帮助行为

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

个人化的诉求 使匿名性减弱,将会有更高的责任感 “去个体化”会使人们的责任感降低 自我意识高的人更经常地将理想付诸于实践

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 负有内疚感的人愿意提供帮助
  • 请求很微小的帮助,以至于使个体不能拒绝
  • 贴上乐于助人的标签也能强化人们乐于助人的自我形象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 教化道德包容
  • 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 通过做出具体的帮助行为来学习
  • 把帮助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 习得的利他主义

冲突与和解

引发冲突的原因

社会困境

囚徒困境

公地悲剧

解决社会困境
  1. 适当的管制
  2. 缩小群体的规模
  3. 沟通
  4. 改变激励机制
  5. 倡导利他规范

竞争

知觉到的不公平

黄金定律:总是由拥有黄金的人来制定规则

误解

镜像知觉

美化自己,丑化对方

简单化思维
知觉转换

建议:在冲突中不要认为别人与你在价值观和道德上格格不入。

获得和平的途径

接触

一开始就将群体差异最小化,然后承认这种差异,最终跨越这种差异。

接触必须是双方地位平等的接触才有效。

合作

  • 共同的外部威胁能建立内部的团建
  • 超级目标会促进合作
  • 合作学习能够改善种族制度
  • 群体和高级认同

沟通

  • 谈判
  • 调解
    • 把“非赢即输”变成双赢
    • 用克制的沟通来消除误会
      • 通过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诱发同理心能够降低刻板印象,增加合作。
  • 仲裁——由调解人或者其他的第三方组织强制解决

和解

  • GRIT——逐步、互惠、主动地减少紧张


第四编——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导致临床诊断偏差的原因

相关错觉

如果他们相信存在这样一种联系,他们可能会更多地去注意支持这种联系的证据。

事后聪明与过分自信

自我证实的诊断

我们对他人的假设能诱发对方做出我们所期望的行为。

依靠自觉判断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

抑郁

抑郁现实主义,存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控制或技能的各种判断之中。

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更多地表现出消息的解释风格

心境扭曲了抑郁症患者的记忆。

抑郁心境导致负性思维,负性思维导致抑郁心境。

抑郁与负性认知互为因果。

孤独

孤独并不等同于孤单,一个人也可以完全孤单,但并不感到孤独。

由于负性思维和消极行为会传染,所以孤独往往会出现社会集群效应。

孤独不仅会增加抑郁和自杀的风险,还会导致罹患高血压、心脏病、认知退化和睡眠障碍等疾病的风险。

孤独的人会消极地知觉他人。

焦虑和害羞

害羞的特征:过度的自我意识以及过度担心他人的想法。

焦虑的含义:当我们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但又怀疑自己能否做到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

害羞焦虑的人会把情境过分个人化,这种倾向会导致焦虑的产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发展成偏执狂。

  • 怀疑我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
  • 过分个人化的情境

健康、疾病与死亡

对疾病的反应:察觉症状;解释症状;我需要治疗吗?

情绪与疾病:抑郁增加了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习得性无助的动物反应更消极,而且血液检查表明其免疫反应更低。

持续的压力会消耗我们的精力,降低我们的免疫力,使我们更易受感染或患上恶性疾病。

悲观的解释风格更容易致病。

有助于治疗的社会心理方法

通过外显行为引发内在改变

打破恶性循环

更多关注支持他人的人更易获得他人的关注。

通过对成功作内在归因维持变化

通过社会影响来进行治疗

人们通常对于自己发现的道理,比由别人发现的更加深信不疑。

社会关系对健康与幸福感的促进

亲密关系带给我们最大的痛苦,但也会给予我们最大的快乐。

亲密关系与健康

  • 亲密关系能预测健康。
  • 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健康、长寿。
  • 失去人际纽带提高了患病的危险性。
  • 倾诉能减少我们的健康问题。
  • 贫困会导致不健康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

  • 拥有家人和朋友支持的人更幸福。
  • 享受亲密人际关系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 积极的、快乐的人更容易形成幸福的人际关系。
  • 夫妻的亲密关系确实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提升幸福感

  • 持久的幸福并不是人为创造的。
  • 控制时间。
  • 表现出幸福。
  • 寻找合适和工作和休闲方式,以便于发挥自己的技能。
  • 参加运动——健康的心灵居于健康的身体。
  • 保证足够的睡眠。
  • 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
  • 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像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 记录感恩日记。
  • 培育灵性自我。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目击者的证词是否可靠

更加自信的目击者会让陪审团更相信他的证词。

多数人并不能正确的辨认曾危害过他们的人——与压力有关。

个体在接受误导信息后似乎相信自己的供述是真实的。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被告的特征

  • 外表吸引力会影响人们对犯罪的判断。
  • 与陪审员的相似性会影响陪审员的审判结果

法官的指示

陪审团有时很难忽略一些不被允许的证据,如被告人的前科。

法官可以切断陪审团接触这些不被允许的证据。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心理学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和心理健康。

气候会影响社会安定,导致战争爆发。

在很多生活领域中,我们的局部体验会歪曲我们对全局的判断。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 提高科技效率和农业生产率
  • 控制消费量和减少人口数量

物质主义和财富

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更高的收入就不能预测人民的幸福度了。

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是亲密关系、权力感和胜任感。

追求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和为社会事业作贡献等内在目标的人,会体验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两条原则驱动人们的消费心理

  • 适应水平现象是指我们通过由先前经验定义的中性水平来判断我们现在的经验。
  • 社会比较

向下的社会比较使我们更容易感到满足。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

  • 亲密、支持性的关系。
  • 有信仰的社区和其他自愿的组织经常是这些联系的来源。
  • 积极的思维习惯。乐观、自尊、知觉到的控制感和外向性。
  • 感受大自然。
  • 全神贯注的流畅感。全身心地投入一种忘我的精神。
上次更新:
贡献者: chenzilin